在德国南部弗洛恩-温岑镇(Fluorn-Winzeln)的一个加工车间里,BANTLE 3D的创始人安迪·班特尔 (Andy Bantle) 正将金属平台轻轻放入一台microArch S240高精度3D打印设备中,准备打印一款结构复杂的微型钟表零部件。这款由中国企业摩方(BMF)原创研发的高精度工业级3D打印机,已经被纳入生产线,成为BANTLE 3D扩展超精密制造能力的关键工具。
德国制造以其卓越的精密制造技术闻名于世。向德国输出设备,对于任何制造技术企业而言,既是挑战,更是认可。
一台“国产工业母机”设备,不远万里走入全球精密制造最强的国家之一德国,并被本地制造企业自发采购、深度整合进日常生产流程,这背后,凝聚着关于技术突破、市场信任与国际影响力的诸多出海细节,也是摩方被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2600多家科研机构及工业企业选择的惊鸿一瞥。
图:摩方3D打印机microArch S240在德国BANTLE 3D公司安装调试
德国制造商为何选择摩方?高精度背后的系统能力
2022年,摩方首次亮相欧洲Formnext增材制造展。彼时,德国企业BANTLE 3D创始人安迪·班特尔正在寻找能突破传统工艺瓶颈的微型加工技术。这家德国企业专注于五轴金属加工与塑料加工,服务于电子、医疗、化妆品等对精度要求极高的行业。当他看到摩方展示的microArch系列设备后,立刻被其所展现出的微米级分辨率及批量成型能力所吸引。
他很快作出决定:购买!
这并不是一次冲动消费,而是一场国产原创精密高端制造以技术说服德国的胜利。BANTLE 3D原本使用传统高精度注塑成型制造原型部件,但这些技术在精密加工、复杂结构制造、材料利用率、生产效率等方面存在一定限制,制造一个普通的原型部件动辄需时3个月。摩方精密的高精度增材制造,不仅能突破传统加工方式的瓶颈,也为高端制造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传统需要3个月完成的制造,摩方3天即可完成相同质量的打印,大幅压缩交付周期。
从测试到正式量产,摩方的打印精度达10微米、支持多种高性能树脂材料的设备,最终获得了BANTLE 3D高度认可。安迪·班特尔直言:“我们是德国南部唯一一家使用microArch S240进行微型部件打印的企业,这一优势很快就在电子、医疗、化妆品等领域传开了。”摩方设备的加入,他们完成了一次从“精加工”向“超精制造”的跃迁。客户需求迅速上升,订单源源不断,BANTLE 3D甚至专门为microArch S240扩建生产线。客户受益于更快地获取样品部件,省去了海外运输环节。
技术不是卖出去,而是“融”进去
在正式投产的半年内,BANTLE 3D陆续用摩方设备完成了多个高难度项目,包括一块完整机械手表所需的百余个微型零部件;化妆品行业的睫毛膏刷模;医疗领域的生物相容性零件;电气行业非导电陶瓷部件的初步工艺试验等。
在这些项目中,摩方设备展现的特质令企业印象深刻。其微米级的精度制造不仅能够轻松应对复杂结构,还能满足严苛的公差需求,此外,其材料适应也很广,支持多种材料打印,包括韧性、硬性、耐高温、生物树脂、可溶性牺牲材料以及陶瓷浆料等,满足丰富的终端功能件及模具制造。在100×100×75毫米的打印空间内,摩方可以一次性完成250个1毫米级微型零件的打印,可直接成型精密结构件和功能器件,无需再经过抛光、打磨、喷涂等后处理工艺,高效而精准。此外,它还具备极强的工艺灵活性:从打印速度、层厚到材料分布均可按需调整,满足多样工艺需求。
图:摩方开创性的特种注塑的路径,让大量工业成熟材料与3D打印深度融合
尤其可溶性牺牲材料的应用让BANTLE 3D首次实现“模具打印替代注塑模具”的跨越,仅需两周即可交付成品模具,极大提升生产灵活性。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BANTLE 3D不仅追加采购第二台摩方microArch S240设备,还计划在2025年5月引进支持2微米分辨率的摩方microArch S230设备,这将使BANTLE 3D不仅能够服务本地公司,还能服务于研究机构和大学。这是BMF技术持续引领、客户粘性高的有力注脚。更高精度、更小尺寸、更复杂结构,摩方的设备已成为这家德国制造企业拓展业务的核心支持力之一。
精密制造的出海样本:技术立身,口碑出海
BANTLE 3D选择摩方并非偶然,而是源于摩方在“高精度+工业场景”的长期耕耘的结果。
作为全球少数拥有创新的面投影微立体光刻PμSL(Projection Micro Stereolithography)技术全链路自研能力的企业,摩方始终坚持以工业应用为目标,不做“展台精度”,只做“可用精度”。强调“设备+材料+工艺”的系统化融合,而非单点技术突围,打造稳定、高效、跨尺度、高重复性的平台型设备,真正服务工业生产。
图:摩方设备批量打印工业应用精密器件
数年来,摩方坚持创新为本,持续投入研发。从第一代设备中首创性引入了跨尺度拼接曝光技术,第二代机发明推出了滚到薄膜图层技术,消除了固液气态中的表面张力现象,保证了液态树脂大幅面(>10cmX10cm)超低层厚(<20微米)的快速实现,提高精密打印速度,到第三代机发明了浸润式微立体光刻技术,实现微纳3D打印中的微力打印,随后,摩方又进行了第四代、第五代技术更新,分别实现多尺度打印和高速精密消费机的生产。
一路走来,摩方的技术路线不断进化迭代,使得摩方不仅赢得科研机构的认可,更获得以德国制造商为代表的对性能、工艺、交付周期等都极度敏感的国际工业客户的实际采购与长期信任。
国产工业母机走出国门,不仅是“能做到”,更是“被需要”,不仅是“好用”,还是“不可或缺”。摩方的德国案例,是一次理念与实践双向验证的成功:中国原创高精度制造技术,完全有能力赢得世界最挑剔市场的认可,真正顶尖的制造技术,在哪儿都能赢得尊重。
截至目前,摩方已经被来自全球的1800多家工业企业和近800家科研机构广泛引入使用。摩方正以实际行动,为中国精密制造写下全新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