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胡松涛副教授课题组设计并制备了具备机械强度的柔性超疏水仿生微结构,兼具抗液性与耐磨性,相关研究成果在机械装备抗液防冰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大约90%的肿瘤相关死亡可归因于转移瘤的复发。然而,在经过手术切除等初期治疗后,直接进行化疗,往往会造成过度治疗,加速病发。因此,长期监测CTC动态变化并据此调整治疗策略,可防止过度治疗并且可以及时阻止肿瘤转移和复发。因此,CTC检测已成为一种新的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可为癌症治疗提供有价值的指导。
湖南大学王兆龙课题组基于面投影微立体光刻技术,采用摩方精密超高精度光固化3D打印机nanoArch S/P140,通过引入粘附性的光固化单体及材料配比优化,设计了水凝胶诸如强粘附性、导电性和抗冻性等性能。
湖南大学王兆龙助理教授、段辉高教授与上海交通大学郑平院士合作,基于面投影微立体光刻3D打印技术制备了具有微蘑菇结构阵列的超疏水表面,液滴在该表面的接触角达到了171°,并且展现花瓣效应。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刘连庆研究员领导的微纳米机器人课题组利用激光产生和控制的气泡作为微型机器人,将不同形状和功能的微小零件装配在一起。
香港城市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申亚京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款毫米级的软连续体机器人,其在线控和磁场的混合驱动模式下同时拥有大转角和高精度操作能力。